董良离开宫良城,并没有直接回到西表岛,而是一个人来到了兵工厂。

护卫军的兵工厂就建在宫良城北侧的山谷中,紧挨着石垣岛上的小煤矿和炼焦工坊。

它的边上是一条整修得整整齐齐的水渠,水渠的上游是一个小型水库。

这些都是董良来到这里之后建造的。

一开始的时候这条水渠就是发源于北侧山脉中的天然溪流。这条溪流是石垣岛上的主要淡水水源。

北部的山地森林在雨季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降水,然后慢慢渗透到山谷中形成了这条常年有水的溪流。

不过溪流的水量支撑不了太多的水田,因此岛上的居民只能尽量种植耐旱的番薯。

董良在勘查小煤窑的时候发现溪流的上游有一段山谷非常适合建造水库。

在水泥工坊建好了之后,董良让向邦组织琉球人在山谷的狭窄处用条石和水泥建造了一处堤坝。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座小水库,水库的下游靠着工坊的一段修成了水渠,方便那些水力机械安装水轮机。

水库的建成让下游的水田面积大大增加,百姓可以种植更多的稻米和甘蔗。

董良来到了枪炮工坊。

有了蒸汽机之后,这里的生产规模再次扩大。

枪管车间中,工人正在膛床上钻膛线,董良主要扩充了线膛枪的生产。

首发&:塔>-读小说

护卫军的数量不足,必须要在武器上与敌人拉开一定的代差。

现在清军已经换装了很多燧发枪,替代原本落后的鸟枪。

火枪兵之间的战斗比拼的更多是武器和人数。

护卫军的人数比不上人家,就必须要在武器上超过对方。

以董良的能力,现在也就只能搞出米涅步枪。

要是再进一步搞出后膛枪,他脑子里的技术积累就不够了。

就连火帽这种东西,董良现在都没有办法批量生产。

因为他手中没有配套的化工工业,这也是为什么护卫军中的左轮手枪数量一直上不去。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董良可能还要从西方挖一些人回来。

如果能够解决火帽的问题,再搞定钢材的质量问题,他就可以生产后膛枪了。

-读小说

“你们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记住我跟你们讲过的工匠精神。咱们工匠虽然不上战场,但是咱们造出的枪可是跟战士们一起上战场的。每一把枪上都有你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怒海覆清185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95小说吧只为原作者董王不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董王不懂并收藏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第一〇八五章 险象环生